第408章 捓山奇袭之策

“这又是为何?”

项庭心中极为惊讶的开口询问。

刚才沈梅逸的战术,他听懂了。

沈梅逸这句话,他又听不懂了。

不仅是项庭听不懂,大殿中想不明白的,大有人在。

“金瀚皇朝的火器十分厉害。”

“有这样的利器,他们必然不会在意地利的劣势。”

“他们只担心,我们不跟他们交战。”

“他们绝对不会在意,我们是不是有地利的优势。”

“毕竟金瀚火铳的威力,远非刀枪剑戟弓弩所能及。”

“但是,我们知道金瀚皇朝有火铳。”

“金瀚皇朝却不知我越国也有王都火铳。”

“至少到现在为止,越国的王都火铳,威力都在金瀚火铳之上。”

“云山这地方,将会是金瀚皇朝将士的坟墓。”

沈梅逸最后一句话,再度彰显他狠辣的底色。

在行军作战方面,他从来都不是什么大善人。

他的主张十分简单,就是将敌人彻底杀死。

倘若他愿意留敌人一命,那一定是为了坑杀更多的敌人。

和沈梅逸交战的敌人,基本不存在战俘这种东西。

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成为了俘虏。

只要战斗没有彻底结束,沈梅逸都不会让对方有再次拿起武器作战的机会。

“沈先生这处战场,挑选的极好。”

“越国和沙国的作战,在下来挑选一个战场如何?”

这次说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唐元直。

唐元直和沈梅逸是一个路数的,双方的谋略都是出人意料,出其不意。

“末将也愿挑选一个,和沙国决战的战场。”

薛定边站了出来,他刚才就在思考这件事。

结果想的太入神,被唐元直抢先了。

沈梅逸说的云山,和他想的不谋而合。

他对大晟,乃至大晟周边各处的地形都了如指掌。

他脑海中,有比众人看到的舆图,更加详细的舆图。

“下官也有计策。”

看到薛定边站出来后,其他一些官员,也纷纷开口。

“元直说说看吧。”

项庭面上露出笑意,其他诸侯恐怕会无人可用。

越国这边,在推贤令的持续施行下,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遵命!”

唐元直说着,直接在陇丘画了一笔。

很明显,他选择的决战之地,就在陇丘。

“云山一带,越国最精锐的神弩铁骑施展不开。”

“神弩铁骑,当然就可以用在和沙国的战场上。”

“沙国乃是海上大国。”

“沙国水师,或许十分精锐,十分厉害。”

“不过他们的步军和骑兵,绝非神弩铁骑的对手。”

“陇丘一带,一马平川。”

“广袤天地,大有作为。”

“就看诸位将军,有多少精妙战术,在陇丘施展了。”

唐元直说完,沈梅逸就点了点头。

他选择的地方,也是陇丘。

甚至越国的大部分兵力,都要投入陇丘作战。

最好就是持续进行一场大战,将沙国彻底打痛。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诸多麻烦。

“不妥。”

司马长青和百里易,几乎异口同声的开口。

对这两人有不同意见,大殿中众人并不惊讶,只是好奇。

毕竟一人智短,多人智广。

“百里易说说看。”

项庭先让百里易开口。

“是。”

百里易让人,将他的木轮车推到了舆图前。

随后,他用木棍在舆图上,画出了一条线。

在他这样做后,沈梅逸点了点头说道。

“倘若沙国往这里奇袭越国,确实非常棘手。”

“不过,捓山一带,几乎无法行军。”

“沙国士兵路战能力一般。”

“等他们从捓山走出,奇袭越国。”

“我们在正面战场的战斗,已然结束。”

沈梅逸和百里易,开始辩论。

两人并非要在口舌上分出一个高下,而是在说一个数学问题。

首先,沙国从捓城奇袭的概率很小,那地方不适合用兵。

其次就是,沙国在正面战场,绝非越国的对手。

沙国这次要面对的,并非越国一家。

甚至沙国的主力,将会被武王和覃王的大军挡住。

“沈先生说的有道理。”

“但凡事最怕一个万一。”

“捓山一带,至少要留五万兵马。”

百里易觉得,捓山至少有五万兵马,才能保证后方安全。

“五百人足以。”

“沙国从此地进军的几率极小。”

“即便沙国真从这地方进攻,也可以留五百人用水攻。”

“若是沙国在山林穿行,在陆地上作战。”

“还扛着战船行军,那此战我等只能认输。”

沈梅逸这话,无疑将众人逗乐了。

在几乎无法行军的地方,看着战船奇袭。

那沙国士兵都不是寻常甲士了,直接就是天兵天将。

“沈先生不可轻敌。”

“此地若是没有足够的兵力驻守,很可能出问题。”

百里易没有驳斥沈梅逸水攻的计策不对。

因为正常来看,确实可以用水攻。

捓山紧靠捓水,五百人修建堤坝,等沙国将士过来放水就行。

沙国的将领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真的扛着战船赶路。

倘若真的是那样,越国确实只能认输。

“捓山一带,五万人大可不必。”

“五百人,存在变数。”

“但也不需多,三千人足矣。”

“这三千人,不仅要用水攻,更要用火攻。”

“先火后水!”

“捓山一带,只有南风。”

“即便风向突变,上游也无树木可烧。”

这次说话的官员,是一个年迈的老者。

这个老者,项庭并未见过,也叫不出名字。

“老大人是何人?”

项庭好奇问道。

“启禀王上,老朽百里佢,百里易是老朽的学生。”

这个老人并不是越国人,以往也没有做过官。

只是越国的变化,让他大感新奇。

在百里易的邀请下,他才出山,发挥余热。

“嗯。”

项庭点了点头。

随后他继续开口说道。

“此事沈先生,百里易,还有百里老大人说的都有道理。”

“沈先生来说,这地方要用何战略吧。”

“沈先生若是判断的不多,本王与沈先生同责。”

项庭发现了一个问题。

那就是人才太多的时候,容易出许多计策。

上一个遇到这个问题的人,是官渡之战的袁绍。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