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司马八达”之首(上)
冰释前嫌之后,兄弟二人便一同来到马车之前,在一众士卒保护之下,曹昂才压低声音问曹植道:“四弟,你要如实告诉大哥,可是真有五百石粮食?”
却是曹昂对于曹植说有五百石粮食持怀疑态度,怕他是之前为了气自己,而虚报了粮食的数量。
感受到曹昂语气之中透着的关切,曹植摇摇头,对曹昂展颜一笑道:“大哥过虑了,植自不会拿粮草之事来说笑。”
曹昂听到,眼珠子一瞪,失声道:“真有五百石粮食?”
曹植轻笑道:“有多无少。”
听到曹植那肯定的语气,曹昂却是一跺脚,怒道:“怪不得父亲常言,祸乱天下者便是这些世家!百姓凄惨如斯,他们竟然没有半分同情,还将粮草都收在粮仓之内!好,这些粮草四弟抢得好!”
曹植苦笑道:“大哥,弟也是侥幸成功。”
曹昂拍了拍曹植肩膀道:“大哥明白,故此四弟以后切不可再冒险了。”
曹植听到,拱手应道:“弟明白。”
二人沉默了一阵,曹昂才说道:“这五百石粮草,却是足够我等到鄄城。”说到这里,曹昂顿了一下,环视周围已经逼近四千人的流民,叹道:“然而就算到得鄄城,也不好解决。我军本来就缺少粮食,何来这么多粮食给他们。而且一旦知道我军派粮,恐怕各地流民会蜂拥而至,到时情况更加不好收拾。除此之外还有住的问题,冬天将至,鄄城也只是一小城,根本容纳不下这么多百姓,周围干旱也不见树木。唉……不知道荀老师会不会怪我带了这么大个累赘给他。”说完,曹昂深深地叹了口气。
眼睛一动不动地盯着曹昂,曹植心中暗暗感叹道:“看来经此一事,大哥的想法也成熟了很多。做事不再单凭一腔热血,而是会完整地看待考虑问题。”想到这里,曹植微微一笑道:“粮秣之事大哥不必担心,一个小小的白家都藏有如此多的粮食,那么其他的世家肯定也不会少。”
曹昂听到,盯着曹植的瞳孔猛然睁大,惊讶道:“四弟准备继续去抢那些世家?”
曹植眼中带着不满的神色瞥了曹昂一眼,说道:“大哥误会了,植并非去抢那些世家,而是去问他们借粮。”
曹昂听完,翻了翻白眼,暗道:“这跟抢有什么区别。”但还是暗赞曹植聪明。虽然曹昂也十分认同曹植的计策,知道这是一个可以快速收集粮草的方法,但还是不无担心地说道:“四弟,世家毕竟是我大汉的根本,你如此作为,日后父亲击退吕布之后,要继续统领兖州岂不是会受到很大阻力?”
曹植微微一笑,露出他那标志性的小虎牙,说道:“大哥过虑了。又不是我曹家去问他们借粮,而是温侯麾下大将魏续去问他们借,何来会让父亲统领兖州受阻。此事之后,那些世家恐怕会更加支持父亲呢。”说完,曹植还向曹昂眨了眨眼睛。
听到曹植之言,曹昂直接无语。心中暗暗比较了一下之后,曹昂不得不承认,在智慧上这个比自己小近十年的四弟,已经超过了自己。对此,曹昂也只能感叹一声,果然是神童。
低头静默了一下,曹昂才说道:“四弟此计虽善,但为兄以为还是先向荀老师说一下,再由荀老师定夺。”
曹植知道,当日那么一点人能成功抢了白家,完全是侥幸,这事例不可复制。而一旦要大规模行事,肯定要曹军配合,他和曹昂虽然都是曹家公子,但并不能调遣士卒,因而此事肯定要经荀彧的批准。因此曹植想也不想,便答道:“大哥所言甚是。”
如此一来,要商量的都已经商量好,曹植便命人送上饭食。曹家众人在曹操的授意之下,饮食衣着等一切从简,当日曹植对赵云所言的,可都不是假话。因此见到端来的只是小麦饭,曹昂连一丝嫌弃的神色都没有出现,拿起陶碗便吃。他也是跟着流民饿了两天,此时闻得饭香哪里能忍住,连吃了三大碗才停下。若非曹植告诉他空腹太久之后多吃无益,恐怕曹昂还能再吃三大碗。
而曹昂开吃,也不忍饿了两天肚子的士卒等得太久,于是就让士卒们同吃。一时之间,众士卒对这个毫无架子的大公子好感顿生。
用过饭食之后,曹植和曹昂商议之后决定再走上一段路才歇息。其实对此,曹昂是反对的,虽然前进一段路不算什么道理上行得通,但是要指挥这么多流民,却是让曹昂感到头痛不已。
不过曹植用事实告诉曹昂,指挥这些流民其实简单至极。曹昂根本没有通知那些流民,只是下令士卒们分散守在粮车附近,继而便下令车队出发。那些流民见到装满粮食的车队开动,根本不需要吩咐,便极为自觉地跟着前进,而有士卒手中武器的威慑,他们也不敢造次。
于是四千流民,便自觉地跟着车队前进了两里多,这路程已经是曹昂指挥流民两天所走的路程了。如若不是天色已晚,曹植也考虑到流民之前饿了很长一段时间,怕他们体力不接,恐怕还会继续下令前进。
见到曹植如此指挥,曹昂大为叹服,而转念一想便已经想明白,曹植能如此轻松地指挥流民,靠的便是流民最渴望的粮食。而看完之后,曹昂却是在马车之内陷入了很长时间的沉思。曹植知道这是曹昂学习的一个过程,因此也没有打扰他。
车队走走停停,曹植也刻意减慢前进的速度,领着越来越多的流民,每天大约也可以前进十里,多的时候甚至可以走上十二、三里。而车队每天都会坚持分发两顿饭食,这才是让一众流民死心塌地地跟着车队前进的动力。
五天之后,离鄄城还有三分之一路程的时候,在前面开路的文稷忽然着急地大呼道:“大公子,四公子,前面有情况!”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