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人生在世,难得糊涂(2)
俗话说“人算不如天算”,做人太有心机,反误了卿卿性命,正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做了一辈子精明人,也只不过是大观园里面的二把手,最终因自己心狠、贪恋导致暴尸荒野的下场。
在太虚幻境的“金陵十二钗正册”中,有这么一段是关于王熙凤的(后面是一片冰山,上有一只雌凤),其判云: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在判词中,曹雪芹将王熙凤比作一只雌凤,凤,乃万鸟之尊,在中国是对女子的至高称谓,可见王熙凤的与众不同。判词前两句是对她的赞美,赞美她的不凡与才干;而后两句则是对她悲凄下场的感慨。王熙凤落得如此下场,曹雪芹将其归结为“聪明累”,《红楼梦》当中有这么一段警言: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王熙凤的一生可谓大喜大悲。作为一名女子,她在短短一生中享尽了人间的富贵,也历尽了人世的沧桑。
她本是金陵王家之大闺秀,贾府王夫人的内侄女,后嫁给贾链为妻。入贾府后,由于口齿伶利,精明能干,渐渐取得了贾府的内务大权。她处于贾府这座高塔的上层,整天都在权力与金钱的笼罩下度过。
凤姐能居高位而不下,除了能干还不够,更重要是有一座靠山,而这座靠山就是贾府的最高统治者——贾母。凤姐为得宠于贾母,百般奉承,千般讨好。王熙凤的奉承功夫可算登峰造极,令贾母对她宠爱有加,即使仇人见了她也满脸堆笑。她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尔虞我诈的封建大家庭中左右逢源。
凤姐高傲凌厉,加上管理严厉,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加上她贪财好强,不断为自己积敛财宝,也惹来别人的非议。但贾母仍疼爱她,就使得别人也难与其对抗。
但是,她的身子终于承受不了她的好强,病倒了。本来她如果能放下心来调养,或许能长寿些,但天意弄人,宁府被抄家时,她多年积敛的钱财在一夜间化为乌有,这无疑是在她身上割下一块肉。
从此,她精神不振,就像一个将死之人。贾母死后,她的最后一道屏障也没了,下人们也反了,终于,凤姐在悲哀与无奈中凄然死去。生前曾腰缠万贯的她,死后家人竟为她的丧事无钱办理而发愁,下场可谓悲凄。真是人算不如天算,聪明反被聪明累!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天算”,实乃是自然的客观规律所算。所谓天理不可违,做任何事,无论如何精明,无论怎样策划,如果违背了客观规律,恐怕也就难逃“天谴”了。
曾经看过一个很有趣的“一毛不拔”的故事:
从前有一只猴子,看到做人比做猴子好,于是一天它便找到仙人。
猴子说:仙人,你能不能教我怎样做人?
仙人说:可以呀,你回家把毛都拔了,我就教你怎样做人。
猴子回到家里试着拔了一根毛,好痛啊,于是再也不想拔了。过了几天,它又来找仙人。
仙人说:你又来做什么?
猴子说:我想学怎样做人。
仙人说:你一毛不拔就想做人?
其实,与其整天惴惴不安地打自己的精明小算盘,倒不如大大方方地与人分享来得痛快。有“聪明者”说与人分享是成就了别人,葬送了自己。这恰恰证明了幼稚者的渺小,聪明者的愚蠢。所谓的聪明者,永远把自己囚在了狭隘自私的牢笼里。
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与“大我”之中。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挖掘生命的潜能,把眼光放在那些大事上,一时的得与失不算什么,我们应该从狭窄的“自我”小圈子里走出去。
“少欲则心洁,情真则意阔。”敢于与人分享的人,说明他始终都拥有创新的意志和力量,这样的人绝不会落伍于时代。更何况一个人的能力和本领不是他人可以轻易模仿的,成功背后的汗水和领悟是需要时间来累积的。
分享一个企业的成功经验,会催生一批典范;分享一项科学发明,会蓬勃一个行业;分享一种管理制度的精髓,会促进效率的提高;分享一种新的思想,会解放一代人的大脑;分享一种智慧,会幸福人的一生。
飞速行驶的列车上,一位老人不小心将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下去一只,周围的旅客无不为之惋惜,不料老人毅然把剩下的一只也扔了下去。
众人大惑不解,老人却从容一笑:“鞋无论多么昂贵,剩下一只对我来说就没有什么意义了。把它扔下去,就可能让拾到的人得到一双新鞋,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老人在丢了一只鞋后,毅然丢下另一只鞋,这便是成熟而理智的表现。一般来说,人们总是飘飘然于拥有的喜悦,凄凄然于失去的悲伤。老人却以从容的达观之态,超越于常人之上。
的确,与其抱残守缺,不如与人分享,这或许会给别人带来幸福,同时也使自己心情舒畅。
并且很多时候,付出的人往往比得到的人更享受那个分享的过程,从中得到更多的快乐。因为只有感觉到自己被人需要,知道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我们才会感觉到自身价值的实现,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施比受有福”。
3.做人难,糊涂更难
作为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在书画界是颇有名气的。因为品格高尚,为世钦仰,因而人们也很青睐他那别具一格的字和画。郑板桥一生绘了很多画,也写了不少字,他的绘画和书法,在他生前已是洛阳纸贵,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近年,还出现一种现象,郑板桥所写的“难得糊涂”四个字,竟像传单那样被制成各种礼品式的拓片或像章推销。由此,也让人们对这位玩世不恭的郑板桥先生更增添一层兴味:“难得糊涂”是什么意思呢?
郑板桥以“难得糊涂”出名,对于这四个字却有不同解释,有望文生义的,有牵强附会的,也有就其深醇的内涵进行探讨的,诸说不一。那么作何种解释更为恰切,可以共识呢?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世,亦不可以遽论其文也。”后人难知前人心态和处世的复杂环境,要有正确适当的解释,还得从郑板桥生活的时代说起。
郑板桥出生的时候,清朝的武力征伐业已结束,他所生活的“康乾盛世”实则是一幅繁荣背后由各色人等组成的众生图,即奴才走狗、市侩、狂生、考据迷、理学家等混迹一堂。
之前,郑板桥曾于扬州鬻画;待到罢官后,再来扬州,其画受欢迎的程度虽远非从前可比,但卖画养家糊口却是相同的。因此,他用一方“二十年前旧板桥”来表达人世瞬忽而我依然如故的感慨。既傲于不曾因当官而稍改自己为人的风骨,亦悲叹于自己卖画糊口终老的境况。
其实,板桥起于青萍之末,很想用进仕机会为民众做点有益的事。科举应试是当时士子腾达的惟一途径,故尔板桥于此用心尤多、用力甚勤,一句“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就是他苦学历程的一个缩影。
本来这样的苦苦追求,对于长于寒素之家、生于草莽之间的板桥来说,是无可厚非的。但这样猛烈的追求,所寄希望越大,其失望就是命中注定的。因此当他想以寒微之躯为劳苦大众做点事,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时,现实对他的教育却是无情的。要达到在官场游刃有余的境界,除非你与大批贪官庸官同流合污,打成一片,否则生活在官场上就于心不安。而要想救民于水火,又谈何容易?想以德泽加于民,而又不善于趋迎阿谀,溜须拍马,在官场哪有不失败的呢?
公元1751年(乾隆十六年)九月,郑板桥被贬山东潍县(现在的潍坊)。一天,他坐在悬挂着“明镜高悬”匾额的衙门大堂上,衙斋无事,四壁空空,周围寂寂,仿佛方外,心中不觉怅然。他想:一生碌碌,半世萧萧,争名夺利,做胜好强,到头来又如何呢?
思绪万千的郑板桥决定去莱州的去峰山旅游一趟,他本想观赏山中的郑文公碑,但因盘桓已晚,便借宿于山中一茅屋,茅屋主人是一儒雅老翁,自称“糊涂老人”。主人家中陈列一方桌大小的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良。郑板桥大开眼界,赞叹不已。
次日晨,老人请郑板桥题字:以便刻于砚背。郑板桥即兴题写了“难得糊涂”四个字,后面盖上“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方印。因砚台大,尚有余地,板桥就请老人写上一段跋语。
老人提笔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门也。”他也用一块方印,字为“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
郑板桥见之大惊,方知老人是一位隐居于此的高官。由于感慨于“糊涂老人”的命名,板桥又提笔补写道:“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两人如遇知音,相见恨晚,遂谈文说词,畅谈古今,结为挚友。
郑板桥这句话可谓说到了世人的心里,闻者无不生出共鸣,拍案叫绝。许多人以为老先生推崇“糊涂”哲学,岂不知,这句话的精辟之处只在那个“难”字。老先生在做县令时曾题诗一首: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是情。
从诗中可以看出,这哪里是个糊涂的昏官,分明是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好官,生怕自己糊里糊涂办了对不起百姓的事。但社会并不这么简单,有时候不得不昧着良心糊涂一下,所以难哪!
以郑板桥出污泥而不染的高雅品格,要他违背自己的理念和道德,显然是痛苦和折磨。聪明人如基于良知道德应有所为,而要他装糊涂而无为,的确很难。所以郑板桥有这段感慨“难得糊涂”的题书,其中有着非常感性的心路历程,也是知识分子从政,在政海中无法展现职志的一种抗议之声。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