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印度语支。
有人认为,梵语在古代印度近似于文言在古代中国、拉丁语在古代欧洲,是一种用于正式场合和严肃作品的“雅言”,也是不同母语人群之间交际用的“普通话”。在某些文学作品中,神仙、国王、婆罗门等说梵语,而同他们对话的下层人物则说方言俗语。尽管梵语现在还是印度二十多种官方语言之一,但只有很少的人能掌握,实际上跟拉丁文、古代汉语一样,成了语言中的“活化石”。
梵语古代文献十分丰富,数量上仅次于汉语古代文献。大部分佛教大乘经典即是用梵语写成的。从东汉末年以来,大乘佛教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即儒释道“三教”中的“释”。
大量佛教经典翻译成汉语,众多梵语词汇通过音译、意译形成借词;在经典传习等宗教活动中,借词或教义结合当时的汉语口语词汇或上古汉语词汇,又衍生出更多的词语。这些词语最终在汉语中沉淀下来,形成“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汉语词汇的一部分——佛源语词。
梵语借词的例子如:
“悲”字,在汉语中本有“悲痛”的意思,在佛教中则是梵语parideva的意译,指怜悯他人的痛苦而欲救济之心。又有“悲观”“慈悲”等常用词语。
“魔”字,是梵语魔罗(Māra)的简称,指能害人性命、扰乱人修道的饿鬼。
“禅”字,在汉语中本是“封禅”(帝王祭祀土地山川)、“禅让”(帝王让位)的意思,读shàn。在佛教中用作梵语“禅那”(dhyāna)的省音译,也意译为思惟修,或静虑,即冥想的意思。相关的词语如“口头禅”,原指有的禅宗和尚只空谈禅理而不实行,今指经常挂在口头的词句。又如“野狐禅”,是禅宗对一些妄称开悟而流入邪僻者的讥刺语,后泛指胡说八道、邪道异端。
扩展到佛源语词,例子就更多了。孙维张主编的《佛源语词词典》(2007)收词两千多条,以“苦”字打头的就有“苦果、苦海、苦苦、苦乐、苦难、苦恼、苦行”七条,这些词语在现代汉语中都是比较常用的。
展开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