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书唱戏劝人方,三条大路走中央。
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
话说西洋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二世,当初甚是威风,叫嚣让中国人畏惧一千年,如今欧战惨败,惶惶如丧家之犬……”
经过上次发糖那事,来四合院外玩闹的人越来越多,部份小商小贩嗅到商机,纷纷在附近摆摊,赶上年关,凑热闹的人越来越多。
对于这种氛围程诺非常喜欢,专门让人在院墙外加了两三台广播,专门播放每日广播,并且还在外墙粉刷各种具有科普性质的漫画,俨然一副四九城的文化角。
“刚出锅饹馇合儿,还热乎着呢,闻闻,香不香?”
看到程诺站在门口跟来往的人打招呼,出来吃早餐的姜蒋佐看到了,赶紧包着刚做好的小吃递过来:“还是肉馅了的,吃到嘴里那叫一个美啊!”
程诺笑着摆摆手:“你先吃吧,我还在等个人,现在还不饿。”
“这么早?等人也不耽误吃饭啊,瞧瞧这吃到嘴里嘎嘣脆,现在不吃可就太亏了。”好友越是不吃,姜蒋佐越是想让他吃,故意夹出来一个放进嘴里,好似吃到了绝顶美味:“到了腊月正月就兴这个,过了这个村了就没这个店咯。”
“不是,立夫啊,你这是不是把我当小孩儿哄了啊?这东西昨天才吃过,还是秀妮嫂子给咱们做的。”程诺有些哭笑不得。
“是么?嘶~好像真有这么一回事啊。”姜蒋佐挠挠头,有些尴尬道:“那待会儿你可别跟秀妮嫂子说啊,要不然他肯定以为我假客道,嫌弃她做的不好吃,今天才买别人的。”
程诺摇摇头,笑道:“你呀,现在还不赶紧吃,过会儿秀妮嫂子就该买菜回来了。”
正在这时,程诺苦等的客人终于来了,正是早已约好的老先生,自己背着手走在前面,小徒弟挎着药箱紧跟在后面,年纪虽然差的有点大,但速度不减缓。
寒暄过后,老先生的鼻子在空气中嗅了嗅,寻着气味来到姜蒋佐身前问道:“小姜啊,你这是不是没吃早饭啊?”
对于这位老先生,其实不光小孩子怕,年轻人也怕,其中以姜蒋佐尤甚。
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姜蒋佐喜欢熬夜,作息方面毫无规律可言,一旦自己碰到感兴趣的事,就喜欢忙得昏天黑地,吃饭什么的总是对付。
对此程诺是说过的,初开始是比较好使的,但时间一长又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也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等到老先生过来,这些事就要画上句号,不仅对全院的人员进行了“体检”,还对部分“嚣张”人士下了整改通知,甚至隔壁的迅哥儿也被叫了过来,一同训话。
原本姜蒋佐等人是有些不服气的,可老先生就是老先生,在“病人”身上发现了不少问题,每指出一个,姜蒋佐的嚣张气焰就弱上一分,最后只得双手投降。
批评虽然尖锐,但怪也只能怪自己问题太多。
如今大早上起来就吃油腻东西,姜蒋佐对此十分心虚,没来得及想就把饹馇合儿藏在背后。
“老先生,我这还没吃呢,您吃了吗?要不我去买点咱们回去一起吃?”姜蒋佐心虚道。
老先生上下审视了几眼,忽然指着对方的嘴巴说道:“还没吃呢,瞧瞧这嘴唇上还有残渣,不赶紧擦擦?”
“啊?”姜蒋佐顿时慌张了,连忙腾出手抹嘴,可弄来弄去,也没找到什么残渣:“哪有啊,在哪呢?”
程诺看不下去了,笑呵呵道:“在哪?在背后嘞,老先生是在诈你呢,现在可不就露馅了。”
姜蒋佐赶紧望向老先生,正巧撞上对方玩味的笑容,哪里还能不明白自己被骗了,三两下就给全招了,无奈道:“姜还是老的辣,老先生,我认输。”
老先生紧绷的脸突然一松,笑道:“以前天天不吃早饭,现在知道吃了,值得鼓励,要记得继续保持下去啊!”
姜蒋佐愣了:“老先生,这……”
老先生不再答话,而是朝大门扬了扬,随即朝着四合院里面走去。
不过走了一半突然又回过头来,脸上带着回忆之色:“你手里的饹馇合儿闻起来不正宗,隔壁老孙头家的我吃了好多年了,正儿八经的绿豆面儿,别的地方只会用生酯子做,老孙头不一样,人家还会熟酯子,既酥又脆,吃到嘴里还香,你这个啊,手艺还不够。”
“啊?谢谢老先生,我这去买点尝尝。”没想到老先生也是一位美食爱好者,姜蒋佐这下真的是由衷佩服。
老先生笑得很开心:“行了,吃你的去吧,晚了老孙头可就收摊了,对了,少吃点油腻东西。”、
姜蒋佐挥手道:“得嘞!”
看着姜蒋佐着急忙慌,赶去过去买早餐的样子,程诺本来好奇的,可看到老先生嘴角没来及擦干净的残渣,瞬间反应过来——这老先生当真也是性情人物。
回到四合院,程诺简单交代了一下普朗克的情况,还没问对方的意见,老先生就直接反客为主:
“致远,碰到这种情况,我觉得可以帮你那位老朋友一把,专门给他的女儿看一看,等到月份足够后,专门找上几位经验丰富的接生婆,做好万全之策啊!”
程诺点头道:“我就是这样想的,普朗克先生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如果小女儿再出现什么意外,恐怕他都受不了这个打击,所以我准备想请老先生您出马,帮帮他。”
老先生和蔼道:“当然是没有问题的,只不过对方会不会介意中医?这个是我比较担心的,毕竟治病除了医生下功夫外,也需要病人和家属的配合。”
程诺解释道:“这个您可以放心,我回来之前已经跟他做好了沟通,态度是很支持的。”
如果大女儿的事情没有发生,普朗克或许会对中医感到抗拒,但偏偏此时的西医手段还不够好,造成大女儿难产,留下个孩子就撒手离去。
如今二女儿又怀胎,与大女儿嫁给了同一个人,并且各项身体反应一致,比起高兴,普朗克更多的是忧虑,丧子之痛的事情他不想再来一次了。
赶上程诺表露出来东方医学的妙用,自然是想多一层保险。
老先生紧皱的眉头缓缓舒展:“如此便好,不过出于为病人考虑,我建议可以联合伍连德等西医同志,做好万无一失,人命关谈也好,千金马骨也罢,都需要慎重考虑。”
程诺起身端杯,敬茶道:“老先生如此高风亮节,实在是让晚辈佩服,我以茶代酒,敬老先生一杯。”
不料老先生却制止了敬茶行为,苦笑道:“想弘扬医术这不是应该做的吗?哪里值得敬酒,如果各派医学世家都藏着掖着,今天你藏一点明天我藏一点,不仅看不好病,也不利于中医的发展啊,还不如打开大门。”
程诺感慨道:“所谓的秘方,大抵就是这么来的。”
老先生嗤笑道:“狗屁秘方,继续抱着这玩意儿,用不了多久全给西医打败,小家子用事,哪里上得了什么台面?”
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老先生突然看向程诺,认真道:“致远,我记得你曾经给我说过,说等科学院真正开始招生时,是打算招一批医学生的,有这么一回事吗?”
程诺认真道:“对,不仅是培养医学人才,也为了规范市场。”
眼下之所以有人支持废除中医,就是因为伪中医的大量存在,传统医学在产生过程中与巫医有着密切联系,很多人认为中医是玄学,本身就不清不楚,既然大家都不懂,做个谋生的手段也就应该不难。
当时的政府对中医的管理没有标准,这也就导致了中医界“浑水摸鱼”骗子的存在,比如迅哥因为父亲患病不治,就直接评价““中医为有意无意骗人的东西。”
与此同时,行医资格的取得在当时的国内比较容易,从事医学方面的工作也是限制较小,人人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公开行医。
多数学医者并没有经过专门大学进行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大多是从师而学,甚至有些人都没有文化,跟着师傅久了,也就会开一些复方进行治病。
直到1922年,北洋政府才出台了《管理医师暂行规则》,规定新医为医师,旧医为医士,至于成立卫生部,还要再等到国民政府的1928年。
所以别看程诺邀请普朗克时表现得信心满满,实际上心里也在犯怵,医学院的医生是不少,可西医基本上都是研究传染病学的,擅长的是防疫治疫,妇科什么的实在是没底。
而中医方面只有章太炎一人,又是理论的巨人,行动上的小白,撑不起实践的大任。
刚好出现的老先生,凭借着精湛的技术,极大地缓解了程诺的压力。
“中国有着四万万的人民,只靠着言传身教,实在是无法将医疗资源覆盖到全国各地,所以我们对于学生的培养早就上了提案,钱的事很好解决,但教师的事,就比较难了,需要老先生这种经验丰富的人士,前来答疑解惑。”
程诺给自己倒满茶水,一饮而尽:“去年内蒙古、山西鼠疫横行,今年绍兴白喉盛行,现在上海等地又开始有零星霍乱,无论是中医也好,西医也罢,只靠着以前的那些手段已经远远不够,伍连德院长他们也根本忙不过来。”
谈及各地频频出现的疫病,老先生也是满脸心痛:“是啊,受苦的总是老百姓,仅仅靠着这些医生也根本忙不过来。”
把杯子推到一边,程诺郑重道:“把老先生请来,除了诊治普朗克女儿外,我想的是还是把老先生一身的医术弘扬出去,甚至普及到农村,让大多数老百姓受益。”
弘扬医术与老先生一拍即合,但在普及方面,老先生迟疑道:“如果只是培养医学生的话,恐怕距离普及到农村,还很远吧?”
程诺却表现得自信满满:“遇到问题,我们不一定要‘最优’,还可以选择‘最佳’!”
就眼下的情况而言,每年全国人口的发病人数累计每年1400万人,死亡率在20‰以上,其中半数以上死于可预防的传染病。
以此时的远东第一大城市上海为例,市在建国前50年间,曾有12次霍乱大流行,至于天花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常见,甚至有流传着“生儿只算生一半,出了天花才算全”的谚语。
在这种卫生条件极端恶劣的情况下,大多数医务人员也是集中在城市,广大农村除了少数中医外,医务技术人员非常少。
“我们在培养专业医学生之外,可以额外设置一批速成班。”程诺解释道。
“医生?速成?”老先生震惊道。
无论怎么看,这两个词都不怎么搭,毕竟医生的英文单词是“doctor”,另外一层含义是博士,足以证明培养一名合格的医生有多困难。
怕程诺走上歪路,老先生赶紧嘱咐道:“致远,我知道你是好心,但正因为是好心,你可千万不要走上歪路啊,好心办的坏事往往后果更难控制。”
程诺给老先生倒上一杯茶,微笑道:“老先生,你这是误会我了,我的意思是咱们用较短的时间,花较少的力量,先培养起一些医术不算太高,但在农村最需要,最实用的人才。”
老先生不解道:“可这个治不了什么大病啊。”
程诺笑笑:“大病可以交给我们培养好的专业医生啊,这种医生有很多好处,比如吃不死人、省钱、有足够的精神安慰等,
在医学专业上不一定特别精深、不要求一定会处理高精尖的问题,但能医治处理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农村最基层的土壤里扎得下根,能融入农村文化中。”
“可药哪里来?”
“就地取材,从当地常见植物中来,方便易得,经济廉价,怎么能不受当地人民的欢迎?中医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事实上就是到了后世,广大农村的村医也是靠着大医院不屑一顾的四件套(抗生素、激素、维生素和静脉输液)救了不少人。
放到程诺所处的时间段,无非是更适合时代的简化版而已。
越想越觉得可行,老先生忍不住问道:“那你想好给这批人取什么名字了吗?”
程诺轻声道:“亦农亦医,就叫赤脚医生吧。”(本章完)
展开全部内容